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,晚上9點就睡覺了,早上醒來,頭腦卻怎麼也清醒不起來,而且特別累!感覺自己就像睡了假覺。
特別是在週末,明明有一整天的休閒娛樂安排,卻往往因為起不來床而耽擱,特別可惜~
原來是這些不良習慣讓您越睡越累?
1、睡前飽餐
睡前吃得過飽,胃腸要加緊消化,裝滿食物的胃會不斷刺激大腦,大腦有興奮點,人便不能安然入睡。正如中醫所說:胃不和,則臥不安。
2、枕頭過高
從生理角度來講,枕頭高度以8~12釐米為宜。枕頭太低,容易造成落枕,或因流入大腦的血液過多,造成次日頭腦發昏、眼皮浮腫。
枕頭過高,會影響呼吸道,易打呼嚕,長此以往,易導致頸部不適或駝背,影響穿衣效果。
3、枕著手睡
睡時兩手枕於頭下,除了影響血液迴圈,引起上肢麻木及痠痛外,還易使腹內壓力升高,久而久之會產生返流性食道炎。
4、矇頭睡覺
許多人喜歡用被子蒙著頭睡覺,殊不知,以被蒙面而睡易引起呼吸困難,隨著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,氧氣濃度不斷下降,長時間吸進潮溼空氣,對大腦危害極大。
時間長了,就會導致大腦缺氧、睡不好覺、易做噩夢。醒後則會感到頭暈、乏力、精神萎靡。
5、儲存睡眠
人體不能儲存睡眠,為了熬夜而先多睡幾個小時,對人體是沒有多大幫助的。其實,人體只需要一定質量的睡眠,多睡不但睡不著,對健康和養顏也是無益的。
6、透支睡眠
有的人喜歡熬夜之後再補覺,但生物鐘紊亂引起的不良後果是無法避免的。這樣會導致白天睏倦、精力不集中;晚上失眠,無法入睡。一照鏡子,好像老了好幾歲。
那麼如何擁有良好睡眠呢?
小編這裡有一些簡便易行的中醫助眠方法,幫您改善入睡困難的情況,不妨試試看。
1、十指梳理法
以指代梳,指尖著力於頭皮,雙手同時進行,從前額開始呈扇狀自前向後推摩。
手法以揉為主,此時會感到頭部輕鬆舒適感,約1分鐘。可改善頭部血液迴圈,解除頭部疲勞,從而使心情舒暢,有助於睡眠。
2、足底按摩法
失眠穴又被稱為“百敲穴”,失眠穴在腳後跟,足底中線和內外踝連線的相交處。按摩時可以利用拳頭進行錘擊,大概100次左右,就可以幫助入眠。
失眠穴屬於經外奇穴,歷代醫家在臨床使用過程中發現它對付失眠有奇效。由於在腳後跟,皮非常厚,所以一定要使勁按摩,可以用一根圓頭的筷子點按比較省力。
3、填臍療法
取酸棗仁30克,研為細末,置肚臍中,用膠布或傷溼止痛膏固定,每日1換,面板敏感人群慎用。
4、敷足療法
吳茱萸15克打粉,加白醋適量調勻,置於紗布上,泡腳後貼敷於腳心湧泉穴上,每晚1次。
5、足浴療法
用艾葉30克,紅花10克,菊花15克,夜交藤15克,水煎倒入浴盆中,趁熱泡腳15-30分鐘,每晚1次。
當然,好睡眠最關鍵的一步還是
早點關掉手機和電腦!今晚一定好好睡一覺,
畢竟美好的週末不容辜負!